海峰棋院 logo

最新消息

2022.03.25| 媒體報導

2022/03/25【名人賽回顧 林聖賢:我的圍棋年代】


60年代的棋壇毋庸置疑是屬於林海峰的。

1965年,日本圍棋月刊製作新年特輯,拿正在名人循環圈裡比賽的林海峰開笑話,以「林海峰奪得名人」為標,有點戲謔嘲諷的意味,全然不相信23歲的林海峰能奪得頭銜。

萬沒想到林海峰接下來在名人循環圈中連戰皆捷,一舉搶下挑戰權。面對外號「剃刀」的坂田榮男,林海峰無所畏懼,最終七番勝負,以四比二擊敗名人,登基新一代名人,並在隔年衛冕成功。

1966年,林海峰再挑戰本因坊成功,成史上第二位「名人本因坊」。

世界棋壇吹起林海峰旋風,不但橫掃日本,也迅速席捲台灣,一躍成年輕人的偶像。15歲的林聖賢即是在那樣的時代開始學棋。

「讀建中的時候,圍棋還蠻盛行的,我就在南海路上讀一本林海峰的圍棋入門。」林聖賢恐怕沒想到,這一讀便一頭栽進棋的武林。

台灣高手早期要在棋壇闖出一番名號,得先要在台北新公園裡的「弈園」過水、試金,會會天下英雄;若有想學棋的,也幾乎都在弈園啟蒙。

林聖賢說,他常常放學後,不直接回家,背著書包就到弈園下棋。

說到弈園,可說是台灣頂尖圍棋的發跡地,堪稱是台灣棋史工作者的李敬訓在《圍棋史話》中如是描述:「棋社之所以吸引人,收費便宜是原因之一。來到棋社,茶房即奉上香茗一杯。熟客還有專屬茶杯,所費不過一張電影票錢。此後加水免費但不換茶葉,可以盡情停留至棋社打烊。」

林聖賢回憶道,當時弈園茶資約莫7元,要是進場不泡茶,茶房就會探頭探腦,直盯著你,深怕你要「逃茶」、下免費的。弈園裡不但有喝的,還有吃的,可點大滷麵、排骨麵等果腹,等於從早下棋下到晚都沒有問題。

林聖賢指出,弈園座落在新公園音樂聽旁,空間有百坪之譜,但盛極之時,人滿為患,有一兩百人那麼多,弈園容納不下,大家就得搬桌子到門外下棋,可說是高手雲集。

弈園承襲中國茶館特色,下棋帶彩。林聖賢形容,雖說是下彩,但通常未必是真的賭博。一般來說,都是下5元一底,1元一嘴的棋。

何謂一嘴?林聖賢解釋,贏10目算「一嘴」,若勝到百目以上,就是贏十嘴,稱為「滿貫」,等同上限,再加上底注5元,一盤棋下下來,輸贏頂多就是10元。

林聖賢說,很多彩金到後來演變為低段棋士給高段棋士的指導費。「當然有人賭很大,賭到要傾家蕩產的;也有人追求刺激,下沒有滿貫(限制)的棋。」

林聖賢高中開始在弈園下棋,屬於弈園最後一批頂尖棋士,起初仰望的是弈園三劍客,如陳永安、陳秋龍等,到後來實力精進,入伍以前,已能被台灣名人陳長清讓ㄧ先下棋。

林聖賢退伍以後,做過大大小小的工作,從餐廳洗碗,到會計師事務所小弟,他都「嚐鮮」過,卻久久對圍棋難以忘情。

終於,林聖賢勇返棋壇,他於1984年參加棋王賽,馬上一鳴驚人,榮獲亞軍,並在1988年參加名人賽,拿下挑戰權,雖然後來4比2敗給陳長清,但儼然預告,林聖賢將在台灣棋壇發光發熱。

作為弈園常客,林聖賢的棋向來以力量著稱,要在中盤之前就扭殺、降伏對手,猶如棋界裡的拳王「泰森」。

他說自己好打中日古譜,從黃龍士、施襄夏、范西屏,到本因坊道策、秀策、秀和、丈和、秀哉,他都看過好多遍,「幾乎都打爛了!」

現在回想起來,在林海峰征服東洋,弈園依舊的年代,無疑是台灣圍棋最風光的時候。

林聖賢回憶說,當時有新生報舉辦名人賽、民生報舉辦棋王賽,以及自立晚報舉辦國手賽,每回比賽,報紙上都會刊出棋譜,甚至有專欄,「下棋就像是明星一樣!」

如今,弈園已遭拆除,昔日盛況不再,獨剩一代人的回憶,宛若台灣圍棋的「華燈初上」。

合作廠商


圍棋友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