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.04.04| 媒體報導
2024/04/04【第五屆台灣名人賽- 公認的圍棋第一人】
先前提到「名人碁所」是所有日本古代棋士的目標,不過進入20世紀,棋界已成全新的江湖。原來的四大門派變作三大集團:本因坊門、方圓社、裨聖會。
在三國鼎立的情勢之下,各派是誰也不讓誰,但一場自然災難卻將大家緊緊的綁到了一起。
1923年9月1日,日本發生芮氏7.6級的「關東大地震」,奪走10萬條人命,東京遭受重創。棋盤上的爭端不敵地牛翻身、人命關天,棋界情況一瞬間落至谷底。
所幸,1924年,大倉集團的接班人大倉喜七郎,也就是後來日本大倉飯店的創辦人同意出資成立日本棋院,有效團結了棋界,為日本圍棋迎來新的一片天。
1937年,名人本因坊秀哉將「名人」、「本因坊」名號讓渡給日本棋院,自此名人之稱由比賽產生。
2年後,日本棋院將「本因坊」的稱號讓渡給後來的「每日新聞」,由東京日日新聞,和大阪每日新聞兩報社支付權利金給棋院,獨家刊載比賽棋譜,日本正式進入「新聞棋賽」的時代。
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,日本棋院也想推出以名人為頭銜的名人戰,但礙於當時棋壇第一人吳清源不符合資格規定,難以出賽,象徵日本圍棋第一人的名人戰遲遲未能成賽。
不過,朝日新聞社,和讀賣新聞分別舉辦了「最高位決定戰」,和「日本最強決定戰」,算是名人戰的前身。
1961年,讀賣新聞價高取得舉辦名人戰的資格(又稱舊名人戰),不過在1975年爆發糾紛,朝日新聞意圖橫刀奪愛,搶奪舉辦名人戰的贊助權。一時之間,讀賣新聞與朝日新聞爭鋒相對、水火不容。
經過幾番交涉,讀賣新聞終於選擇妥協,名人戰歷經14屆後,改由朝日新聞主辦,屆數則重新計算,時至今日已舉辦48屆,不但名列日本七大圍棋賽事,更為日本圍棋規模最大、獎金最高的三大比賽之一。
台灣圍棋早年學習日本,在文化上與日本相近。自70年代起,台灣報業起飛,同樣仿效日本,出現新聞棋賽。
1974年,台灣新生報開始贊助舉辦名人賽、1979年,民生報贊助舉辦棋王賽、1980年,自立晚報則贊助舉辦國手賽,為台灣當年三大棋賽,其中又以名人賽的歷史最為悠久,自1974年開辦後,直到2010年才停辦(新名人賽則在海峰棋院贊助下,於2020年起辦)。
其實,名人稱號不只在日本,和台灣可見,圍棋大國如中國、韓國,也一直有名人戰的傳統。中國圍棋名人戰即是由人民日報和中國棋院主辦,自1988年舉行後,已連辦33屆;韓國圍棋名人戰則自1968年起辦,中間兩度中止又復辦,至今也已舉辦46屆。
「名人」堪稱各地都適用,用來稱呼圍棋第一人。或許有一天,能舉辦一場中日韓台的四方名人賽,看看誰才是當今天下最厲害的圍棋名人。